2015年股指期货走势图
日期:2023年04月22日 14:00 浏览量:1
来源:申银万国期货宏观金融研究
摘要
1、市场综述:
本周股债走势继续呈现跷跷板行情,四大股指期货全线收跌,三大国债期货均收涨。受美国风险事件冲击,资金整体以避险为主,延续股弱债强行情,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
2、板块表现:
股指期货全线收跌,IH2304收跌0.45%,IF2304收跌0.31%,IC2304收跌0.33%,IM2304收跌0.78%。国债期货全线收涨,TS2306收涨0.08%,TF2306收涨0.13%,T2306收涨0.17%。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1.12%。
3、品种分析:
IH、IF: 本周股指小幅震荡,行情方面主要还是受到了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影响。
IC、IM: 本周IC2304和IM2304连续第二周调整,受风险事件影响,成分股平均市值相对偏小的IM2304表现更弱一些。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同时信用利差出现分化,高等级信用利差收窄,低等级信用利差则扩大。
外汇: 本周人民币汇率小幅反弹,在6.85-6.92的区间内震荡。十年期中债收益率基本保持在2.86%附近窄幅震荡,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7%降至3.39%,接近去年12月的回调低位。
4、总结展望与策略机会
股指IH、IF: 当前股指下跌动能减弱,操作上建议观望或轻仓试多,预计IH2304合约波动2600-2800,IF2304合约波动区间3900-4150。
股指IC、IM: 盈利端的驱动弱化,资金避险情绪加重,预计股指难有持续性反弹。尽管央行周五超预期降准,但对市场的利好有限,故在操作上建议逢高布空为主,但尽量不要追空。
国债期货: 此次降准略超市场预期,央行继续维持市场资金面合理充裕,短期将推升国债期货价格尤其TS价格。海外银行危机影响持续,市场波动加大也利好债券市场,机构仍存在较强的债券配置需求,将继续对国债期货价格形成支撑。策略上建议关注空T多TS的套利机会。
人民币汇率: 预计在风险事件的影响下,短期人民币汇率略偏强,中期需持续关注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后续进展。
-
5、风险提示
-
(1)
欧美银行风险事件超预期扩散。
(2)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正文
01 市场综述
本周股债走势继续呈现跷跷板行情,四大股指期货全线收跌,三大国债期货均收涨。就本周市场面临的宏观情况而言,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爆发是行情的主线逻辑。从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到签名银行倒闭再到欧洲百年银行瑞士信贷爆雷,银行业风险事件接连爆发,短期资金寻求避险,从股指期货等风险资产中撤出,流入国债期货这类避险资产。由于此轮银行业风险最初爆发于美国,美元也受到资金抛售,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升值。
总体来看,本周受美国风险事件冲击,资金整体以避险为主,延续股弱债强行情,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
02 板块表现
03 品种分析
1、股指期货
(1)IF、IH
3月17日中金所发布公告表示经中国证监会同意,自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起,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股指期货各合约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点三。我们认为本次手续费率的下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1)平今手续费由当前的万分之三点四五下调至万分之二点三。自2015年股指期货受限以来,中金所已经进行多次松绑,但主要集中在日内开仓限制以及保证金,平今手续费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本次费率是自2019年4月以来时隔4年左右的再一次下调,我们估计对于120万左右市值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来说大概可以节约138元的平今手续费;2)下调后的费率依然是日内开仓手续费的10倍,未来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尽管此次费率进一步下调,但是相较于当前日内开仓以及股指受限前费率水平仍然偏高,我们认为随着衍生品市场的逐步完善,未来仍有下降的空间。3)有利于降低资金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此次费率的下调能显著降低平今的费用,有望活跃股指期货短期交易,提升整体流动性水平,多方参与下期货定价更为公允,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风险对冲的需求。
本周股指小幅震荡,其中建筑材料和计算机行业领涨,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领跌,行情方面主要还是受到了美国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影响。继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后流动性危机继续向欧洲蔓延,3月14日瑞信银行公布了2022年财报,净利润亏损达到72.93亿瑞士法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年度亏损。3月15日瑞信银行股价收跌24%,直接导致全球股市下挫,全球银行业危机引发市场恐慌。为防止产生系统性风险,3月16日,美国多家美国大型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资300亿美元,瑞信银行表示将通过担保贷款工具和短期流动性工具向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借入500亿瑞士法郎。3月17日,美联储贴现窗口借款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因持续加息带来银行体系流动性问题尚未完全结束,虽然多方联合采取了积极救助措施,但市场风险偏好依然较低。
(2)IM、IC
本周IC2304和IM2304连续第二周调整,IC2304收跌0.33%,IM2304收跌0.78%。受风险事件影响,成分股平均市值相对偏小的IM2304表现更弱一些。
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当前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前,市场对于年内的经济和政策预期可以说均偏乐观,但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目标定为5%--市场预期的下限,在货币政策方面更加强调精准有力,资金对于国内经济预期由强复苏强政策转为弱复苏弱刺激,风险偏好出现明显下降。
本周市场终于迎来了等待已久的1-2月经济数据,从数据的表现来看,难以改变市场对于年内经济复苏强度的预期。社零消费同比如期反弹至3.5%,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2.6%,略不及市场预期,在年内外需走弱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复苏力度或将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表现较好,1-2月累计同比增速为5.5%,明显高于市场一致预期4.4%,其中地产投资端的表现最为亮眼。随着疫后经济的复苏,居民信心有所回暖,加上前期地产政策的逐渐落地发力,1-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由-12.7%降至-5.7%,销售数据出现明显改善,销售面积同比由-31.7%降至-3.6%,销售额同比由-27.5%降至-0.1%,对经济的拖累减弱。但作为疫后复苏的前期,存在预期过于乐观的可能,地产投资的回暖仍有待数据进一步验证。
周五盘后央行超预期降准25个基点,与之前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年内或稳中偏紧的基调略有出入,结合近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央行此时降准释放流动性,更可能是及时作出应对、稳住市场。近期美国硅谷银行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短期欧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对国内金融市场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市场也需要看到央行对于市场的呵护。
受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影响,本周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相对偏弱,不过趋势上还未出现明显的强弱转换迹象。2023年至今,市场两大热点主题有望形成趋势性行情,一个是“数字经济”,一个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资金多次在盘内流入“中”字头股票,对市场形成明显拉升,结合央企稳定的商业模式和估值上的优势,从2021年持续至今的八二分化行情或有可能迎来转折点。
2、国债期货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T2306合约上涨0.17%至100.425元,TF2306合约上涨0.13%至100.985元,TS2306合约上涨0.08%至100.825元,对应的10年期、5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56bp、2.08bp和0.77bp,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同时信用利差出现分化,2年期AAA高等级公司债信用利差收窄1.77bp,但是2年期AA低等级公司债信用利差则扩大0.34bp,海外风险事件虽然对国内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已经在信用债利差上有所反应。
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硅谷银行被关闭,是本轮美国加息周期中最早爆出风险的金融机构,市场波动加大,CBOE波动率指数从19.11快速上涨至26.5,引发美国银行股大幅下跌和权益市场的回落。同时,银行危机也蔓延到欧洲,瑞士信贷财报出现问题后,股价大幅下跌,再度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全球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市场对美联储等央行持续加息预期降温,债券市场收益率显著下行,自3月7日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回落达到58bp。国内A股和大宗市场也同步走弱,推升市场避险情绪,支持国债期货价格继续走强。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略低于市场预期,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符合市场预期,餐饮、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77亿元,同比增长5.5%,比2022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0%,制造业投资增长8.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7%,固定资产投资好于预期主要来源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降幅收窄。
本周,受税期等因素影响,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并超预期降准。3月15日,央行开展4810亿元MLF操作,对冲当日到期的2000亿元MLF后,净投放2810亿元,净投放MLF规模创2020年12月来最多。3月17日,央行表示决定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略超市场预期,主要是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外部的不确定性加大和市场资金面有所收敛等原因,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将有效补充银行体系的中长期流动性,保持市场资金面合理充裕,同时短期将利好债券市场,推升国债期货价格。
3、外汇现货
本周人民币汇率小幅反弹,在6.85-6.92的区间内震荡。十年期中债收益率基本保持在2.86%附近窄幅震荡,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7%降至3.39%,接近去年12月的回调低位。
从本周的市场情况来看,国内方面影响有限,海外银行业风险事件是影响汇市的主线。周一受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影响,美元遭到短期抛售,人民币汇率直接从6.96跳空升值到6.90附近,其后随着美联储、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等的下场救市,美元短期流动性风险得到缓解,但整体市场仍旧被避险情绪笼罩,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有限。另一方面,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这两大银行的接连倒闭,使得美联储在激进加息一年后不得不将金融稳定考虑在内。市场对美联储3月的加息预期由前期的加息50个基点改为存在3月不加息的可能,且终端利率预期也降至5%-5.25%,整体加息结束进程的预期加速,也使得美元短期表现偏弱。
04 总结展望与策略机会
1、股指期货
IH、IF:虽然股指整体走势较弱,但是中国特色股指体系下中字头概念股持续上涨。未来我们会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3月以来中字头央企指数继续逆市拉升,走势明显强于其他指数,我们认为低估值高分红板块仍然会吸引内外资提升配置。总体上当前股指下跌动能减弱,操作上建议观望或轻仓试多,预计IH2304合约波动2600-2800,IF2304合约波动区间3900-4150。
IC、IM:市场进入盈利现实验证期,两会后国内经济预期由强复苏强刺激转为弱复苏弱刺激,1-2月经济数据未超预期,盈利端的驱动弱化。同时,外部不确定性有所加大,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爆发,资金避险情绪加重,预计股指难有持续性反弹。尽管央行周五超预期降准,但从银行间利率债的反应来看,对市场的利好有限,故在操作上建议逢高布空为主,但尽量不要追空,可关注跟踪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后续以及下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
2、国债期货
央行降准落地后,不仅能够加大银行贷款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向市场传递维持资金面合理充裕的信号。最新央行会议强调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预计央行将继续维持市场资金面合理充裕,为经济增长提供适应的环境。
展望后市,此次降准略超市场预期,消息公布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均有所下行,不过幅度在1bp左右,短期降准利好将推升国债期货价格,尤其是短期国债期货价格。受海外银行危机影响,市场波动仍将继续,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仍面临较大的压力,美联储等央行有望放缓加息进度,也利好债券市场。国内市场情绪也趋于谨慎,央行继续维持市场资金面合理充裕,机构仍存在较强的债券配置需求,短期将继续对国债期货价格形成支撑。不过,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步回暖,市场景气指数和社会融资规模等领先指标开始回升,经济有望继续企稳回升,预计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随着降准利好落地和海外避险情绪缓和后,谨防期债价格高位回落。策略上建议关注空T多TS的套利机会。
3、人民币汇率
从目前来看,短期受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升值。此次风险事件,监管机构及时下场救市,若后续处理得当,未引发进一步的流动性危机甚至金融海啸,整体外汇会回归基本面逻辑,走“国内复苏和海外衰退”的大方向。所以,预计在风险事件的影响下,短期人民币汇率略偏强,中期需持续关注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后续进展。
05 风险提示
1、欧美银行风险事件超预期扩散。
2、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行业资讯
推荐阅读
-
红枣会(红枣会过敏吗)
2023-04-22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
北京市如何计算缴纳社保基数(北京社保基数计算公式)
2023-04-22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
泸州宝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泸州市宝光药业有限公司)
2023-04-22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
中国元宇宙(元宇宙在中国开辟全新领域)
2023-04-22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
15年8月份上海公司牌照
2023-04-22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
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待遇)
2023-04-22
国债: 本周国债期货各合约继续上涨,主要受海外银行关闭事件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和工业生产等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