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元宇宙((始祖母亲)女娲文明与世界和平发展)
日期:2023年04月20日 08:16 浏览量:1
前言:农历三月三“2022元宇宙和平发展论坛”,如期在线上举行,作为论坛的核心发起人之一,专注研究女娲高维创新学的陕西学者张博先生在论坛做了“女娲文明与世界和平”的主题发言,引起了极大关注与反响。2022、8、12日(暨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文化的“中元节,道教称为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现特刊发和平发展论坛上张博先生的发言,以表达对始祖女娲的深深敬仰!发言稿大纲如下:
一、 中华文化体系中关于始祖女娲文化的简要梳理介绍。
二、 透过传说、文献、考古等外在表相,结合本人多年在女娲文化领域的研究、践行,体悟女娲脉络之溯源、女娲文明之大道。
三、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之“精神、创新”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之“妙用”。
四、 元宇宙历史机遇里(“盘古”开启“虚拟”平行时空),探究从女娲思维,高维思考对元宇宙未来发展的女娲之忧、女娲之愿。
五、 经世致用、回归当下,在“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女娲后裔、龙凤传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类发展史上,总会有一部分人,是仰望星空、心怀天下,立志要做对社会、人类有大意义的事,但凡事关人类的大事,那必定就是天道之事,而如何实现人助天助,聚合天地之能和众人之力、替天行道,就是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许多时候,在讲爱讲感恩讲担当、讲道讲明理讲德孝,而对于每个人,从生命体溯源的角度来看,最需要了解、感恩、最重要的恐怕就应该是传说中造人的女娲,人类的第一母亲了。单从孕育了人类来说,她的功德就远远超越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所谓的圣贤、先哲,甚至哪位神仙、上帝等等,而现实中,人类始祖母女娲却经常被忽视、被冷落。结合本人十多年在女娲文化领域的研究思考、践行应用,深入体悟女娲脉络、女娲文明之大道,深刻感受在关注人类未来的问题,要特别做好人类溯源工作的研究,从了解人类自身的起源、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从研究传说中造人的“人类第一始祖母女娲”开始…….
一、 中华文化体系中关于始祖女娲文化的简要梳理介绍
关于人类的第一起源,从生物角度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讲到人是物种不断进化、人由猿猴进化来的结果;也有人类起源于宇宙太空其它星球、高维空间、神灵转世等不同的多种说法,遗憾的是无论哪种人类起源说,至今都不能被有效证实,不能让权威的专业机构、大多数人所接受。其它方面暂且不谈,今天从源头文化体系方面来看,西方主要文化体系里,基本共识是一位名为“上帝”的造物主,创造了男人亚当,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而在中华文化体系里的基本共识是,地球上的第一个人(人类)是一位名为“女娲”的女性创造的。
女娲的有关记载、传说,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最为流传,而历代解读的文献资料中,基本上都是离奇夸张,让后人只能当作神话故事来看待,从感情上很难将女娲与“造人”也就是孕育人类的第一母亲的形象紧密的联系起来,代表着孕育繁衍了中华儿女、整个人类的母亲形象的始祖母——女娲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也就成了神话人物。本人多年研究主要是从大量文献资料记载、民俗传说、考古发现、以及奇特的地理地貌渊源等多维度,来全面剖析、探寻,尽量正本清源、还原一个中华始祖女娲的真实形象;尤其是对千百年来,学界、大众对女娲事迹文献记载的解读,也提出不同的解读推测。
1、 关于中华民族、女娲起源的时间等问题简述
(1)、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在多年前国家组织的“中华文明探源”课题讨论中,得出结论:距今5800年前后,长江、黄河、辽河等区域均已出现文明迹象,说明了华夏文明是多个中心齐头并进演进而来的,距今5300年前后,华夏各地区均已进入文明阶段,重要的标志的对冶炼术的运用以及象征权利的各种器物大量出现。在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题记中说:“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2)、从文字的起源等,探寻中华始祖的起源时间
文字作为记载历史的工具,中国文字的起源,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普遍记载文字起于约五千年轩辕黄帝时代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另外,成书于东汉的《尚书纬》及《考经谶》,皆云黄帝之前的三皇无文字。又班固、马融、郑玄、王肃诸儒,皆以为文籍初自五帝,亦云三皇未有文字。而《尚书伪孔传叙》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孔子究其一生,未找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四部失传古书,在作《尚书·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
;东汉大儒郑玄注《左传》指《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可见远远早于黄帝时代,约八千年到一万年画八卦的伏羲、女娲时代已经有了文字。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最早是中国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至今已有3600多年。而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刻划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汉字的起源又进一步推向前。从而侧面印证了文字的创造者——中华始祖们,更是出现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华民族历史最少也要从8000年到1万年“三皇”时代说起。
(3)、从文字的记载,文献史书的记载。人类的历史都是由具体的人创造的,中国人的起源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由于搞不清楚上古“三皇”传说,是从“五帝”的轩辕黄帝开始讲起的。三皇时期,从历史学角度来说,是公元前 8727年~公元前3077 年,距今约8000年到1万多年这个历史时期。关于究竟何人为三皇,有几种说法,主要涉及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娲、神农氏几人,而关于“三皇”问题,在战国时期便已经有学者在讨论了。
《庄子》讲到了“神农氏”,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耕而食,织而衣”,属于农业文明。《韩非子》则介绍了另外两位:“有巢氏”因为发明了“巢居”而被拥戴为王,“燧人氏”因为发明了钻木取火而被拥戴为王。“三皇”的文化意蕴实际上要远大于史料价值,随着人文崇拜的固化,到了两汉魏晋时期,三皇都被神化为具有“神通”的文化形象。
伏羲、女娲年代由于他们当时没有文字系统,后代对他们的历史也只能是口口相传,在甲骨文、金文系统也都没有文字记载。直到战国时期著作中才把这传说人物记录下来。历史客观来看,伏羲、女娲的传说,不是无稽之谈,少数民族如苗族瑶族就一直流传着伏羲、女娲的故事,有许多从民间传说反映到历史文献中,其中《庄子》中记载最为详细,庄子是楚人,楚国是苗族的聚集地。《左传·昭十七年》说:“陈,太皞之墟也”,说明伏羲在楚。《人间世》、《大宗师》、《缮性篇》、《田子方篇》也都提到伏羲。最早提及伏羲氏的书,应该是成书于战国年间的《系辞下》,其中说到“包牺氏”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
而女娲最早出自战国中期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以及战国晚期屈原《楚辞.天问》、西汉《淮南子》等文献资料中。据史学家李学勤先生研究,“女娲”二字,最早见于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战国中晚期之间的楚国帛书中,这个墓大约是公元前300年。
2、结合文献正史主要资料以及其它补充资料的考证,对关系的梳理。
(1)、司马迁《史记》也只将轩辕黄帝作为上古历史的开端,而西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之前的所有历史著作,都没有对三皇五帝的世系作过系统研究和排列。皇甫谧第一次对黄帝以前帝王世系进行了研究,排出了三皇时期的帝王世系。三皇具体人选基本涉及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娲、神农氏几人,而这其中又以伏羲、女娲是三皇中最具代表人物。
在先秦众多的历史著作中,都记载有女娲的故事传说,严肃的《史记》、《汉书》、《帝王世纪》、《路史》等历史著作中,也都有关于女娲氏的记载,说明女娲应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长之悠久,导致女娲逐步被神化,而其本来真实存在的历史功绩反而被逐渐淡忘。女娲时期应该在有巢氏之前,盘古氏之后,或与“天、地、人”三皇同期。自有史以来,虽然也有著作将女娲列为“三皇”之一,女娲的地位其实远在“三皇五帝”之上,也从侧面证明女娲时期不在“三皇五帝”时代之内。
以女娲的功绩、被后人尊崇的程度,可以判断女娲对人类之功远高于伏羲神农,所以她不可能是居于伏羲之后而埋没于伏羲之下,女娲时期应该早于、甚至远早于伏羲时期。古籍中记载女娲在伏羲去世后承袭伏羲之号即天子位,应该是女娲之后裔,犹如伏羲时期的有巢氏是更早有巢氏之后裔一样。
(2)、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秦汉初期,在女娲和伏羲同时出现的典籍中,女娲与伏羲是均为三皇而并列出现的,《世本》之前没有典籍直言女娲与伏羲为兄妹血亲关系;尽管早在汉朝时期,就有直言伏羲为华胥氏之子的典籍记载。中国史籍记载之伏羲与女娲成婚,源于苗族的创世神话《洪水故事与兄妹结婚》。有说女娲处于唐尧时代,理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女娲才“炼石补天”,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两汉之前,女娲与共工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女娲炼石补天与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故事系列,后来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将两个故事联系到一起,才有了后世此一说。
有说女娲与伏羲同时代,理由是伏羲与女娲为兄妹成婚,这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在汉朝之前的古籍中,女娲伏羲也并没有任何交集,到了《风俗通义》中才有“伏羲女娲为兄妹”的说法。许多时候也将女娲的一些发明功绩与伏羲混淆,女娲的位置被伏羲代替,而女娲依附于伏羲为兄妹或夫妻的说法,应该是汉唐时期儒家思想和父权思想的盛行有关。
伏羲与女娲为夫妻的传说,见于战国时的长沙子弹库帛书,《风俗通》曰:“女娲,伏希(羲)之妹。”《独异志》记载,远古宇宙初开未有人民,伏羲女娲以兄妹结为夫妻,并“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汉代墓葬的帛画和画像砖中出现了许多有关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的画面。神话传说的发展演化说明,随着社会制度和文明的进步,人的起源神话逐渐由女娲造人发展为兄妹合婚,标志着婚姻制度和父系家庭的建立。女娲形象也在流传过程中由远古创造万物的神话人物转变为与伏羲成婚的女娲。
原初的神话和被改造的神话在后世中并行流传,从而使女娲这一初母形象在描述中变得扑朔迷离。但是女娲的贡献与地位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尤其是女娲一直被视为创造人类的第一母亲,人类始祖母形象。古人认为鸡、狗、猪、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牛、马代表地和天。所以班固《汉书·律历志·上》中才说:“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这是把正月初七叫“人日”的来源之一。许慎《说文》中也强调指出:“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等等相关资料的记载,这就是说,女娲不但是炼石补天的英雄和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伟大的自然之神。而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女娲造物之时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女娲,命名万物。
(3)、从这些方面来推测,伏羲、女娲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单体人,应该是一个部落的首领的代号称呼,可能是前后几个传承的人代表了一个女娲时代、伏羲时代。而女娲时代在不同地方同时也有几个(风姓)女娲部落。距今应有八千年到一万年的历史,远远早于炎帝、黄帝、蚩尤时代。关于最初中华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活动区域,国内典型的有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甘肃天水伏羲庙、山西(黄河)女娲陵、陕西蓝田华胥陵、河北涉县女娲文化、青海昆仑神仙文化等众多历史遗存与传说。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很有可能就是在中国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之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的黄河金三角,具体也就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央位置,西岳华山脚下的山西运城市风陵渡区域,这里有“天心地胆”之称。
(1)、此处天然的地形地貌也独一无二,是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之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处,也处于中国版图中央位置的西岳华山脚下,是中华母亲河黄河与中华父亲山唯一交汇之处。世界考古界在2019年,考古证明有古中国之称的山西省运城市区域的芮城县风陵渡镇,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年代最久远的西候渡遗址,已有243万年,早于185万年前的非洲考古。这里也发现了最早的用火遗址,称为人类的第一把圣火的遗址,这个古遗址在80年代就是政府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在人类发展史上用火的出现,一方面用火加工的熟食极大促进大脑智慧的大发展,另外用火成为改造自然、抵抗猛兽的巨大利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是巨大与独一无二,应该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标志,目前还没有发现除过人之外,那一个动物可以熟练使用火作为工具。芮城县境内发现的考古遗址从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坡头遗址、金胜庄遗址、东庄遗址、西王遗址、清凉寺墓地等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期遗址,再到仰韶、早期龙山、庙底沟、二里头等遗址,不同时期文化遗址相继地出现。西候渡遗址是2019年全国青运会取火点。我们这边也给2021年全国两会提交了与圣火遗址相关的两份提案,一是建议冬奥会在此取火的提案,全国两会已经转给了冬奥会组委会。二是建议将将此遗址尽快申请世界遗产项目的提案,当年在全国两会立项,国家文物局也非常重视。
(2)、圣火遗址所在的运城风陵渡区域,自古就流传有中华最早起源的老祖宗“三皇五帝”的传说、大量文献资料的记载。文献记载当地风陵渡镇地名就是因有风姓氏女娲陵而得名风陵,最后因渡口兴旺,称为风陵渡。风姓也是中华民族第一姓氏。当地对女娲陵的祭拜,到唐代还是国家祭祀、宋代朝廷派驻五户人家专门守陵的记载。《书经·禹贡篇》记载华山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后人推测应该是黄帝在此与各部落酋长会盟。据历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古代华夏文明主要聚集在以华山为中心的方圆500千米范围内(此范围也就包含了山西境内后土祠洪洞大槐树、陕西蓝田华胥陵、河南等地)。
二、关于透过传说、文献、考古等外在表相,结合本人多年在女娲文化领域的思考、践行,体悟女娲脉络之溯源、女娲文明之大道。
1、山西风陵渡女娲园所在的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地处山西“中条山”和陕西“华山”之间,据说“中华”就是由此而来。此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是(中华父亲山)秦岭河(中华母亲河)在黄河沿途唯一相邻交汇之处。女娲园附近有国际考古界证实已经距今约180万年-243万年的风陵渡西候渡遗址,被称为“人类燃起第一把圣火的地方”,也是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地。被风陵渡深厚历史尤其是始祖女娲文化深深感召,在2010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九,本人开车前往黄河金三角山西风陵渡,向当地政府部门打款,启动了山西风陵渡女娲园的规划建设。
现已建成有云善堂、女娲宫、祭天台、女娲文化广场、始祖女娲陵、护法亭等建筑,从2010年风陵渡女娲园建设开始,女娲文化就显示出巨大的感召力量。曾出版有神秘文化专著几十种版本的著名学者林清泉先生,为风陵渡浮云山女娲文化园的发展,2010年就亲临风陵渡多次,题词“浮云神山”;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在2010年浮云山下修建女娲宫时,特意题词“华夏祖庙”支持;2018年年初,中国周易协会首任会长、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题词“女娲陵”,支持将淹没于黄河中的女娲陵在浮云山重修。浙江大学易学研究课题组、西北大学女娲文化课题组、西安市社科院母亲联盟课题组等以及台湾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哈尔滨、南京、山东等地的海内外华人华侨、专家易学大家等纷纷来风陵渡实地考察,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多年来,在园区项目地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女娲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二十多次,风陵渡女娲园也于2015年被当地运城市政府评为运城市市级非物质遗产代表项目。2018重阳节,风陵渡女娲园举办了万人参与的盛大(戊戌年)始祖女娲陵重建大典,作为整个大典的发起人、主持人,本人深深体悟,重修女娲陵从自己的一个倡议开始,人心所向、天助人助、瑞相纷呈、梦想成真。
2、从女娲造人故事中,形成共识,是女娲这样的一个母亲形象,开始孕育了人,人类开始繁衍,所以女娲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甚至全人类),所要敬仰、感恩的第一个偶像形象、第一人格化的独立个体,是人类我们大家的第一始祖母。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女娲也是维护国家社稷的吉祥祖母圣母形象,社会国家也应该大力弘扬女娲文化,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奋斗。
3、女娲文化最主要留给我们的是精神,是图腾的标识。甚至有修炼的路径导引(人人传承女娲精神、人人届有女娲信息基因,不断精进修炼,可获得女娲智慧能量,与始祖女娲同频共振、同体获能);体悟女娲教诲(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则,从女娲的传说事迹中体悟女娲教诲。兄弟姊妹间的亲爱、人与人之间的情爱,人与各物种间的兼爱);践行女娲精神(博爱大爱、担当践行),就是传承女娲精神、女娲大爱再现。
三、上古女娲造人、补天之“大德”与促进当下世界和平发展之“妙用”。
1、始祖女娲之博爱、大爱,勇于担当,为众生担当、为天下担当,激发宇宙大能量汇集,不断超越自我、智慧创新。
2、元宇宙里第一生存法则:讲爱(方可接引天道能量、智慧大创新),讲德、讲付出(践行水之德,利万物而不争,厚德载福,方可得到万人敬仰万物敬重)。
四、元宇宙历史机遇里(“盘古”开启“虚拟”平行时空),探究从女娲思维,对元宇宙未来发展的女娲之忧、女娲之愿。
1、盘古开天,分阴阳、分辨事物。称女娲是创世之神,造人、造物(春节民俗文化里初七就是女娲造人的人日),女娲制定人类社会规则,历史流传下来有关女娲(伏羲)画像中,女娲手执圆规,暗示创新制定制度的重要性;制定家庭婚姻制度以母为家,开启传承姓氏文化,女娲是风姓,就是中国第一姓,延续家族传承、家国传承;制音乐来平衡个体的内在身心与外在自然的同频共振,用“乐”通“药”能量转化,治疗修复和谐万物。万物为互亲、和平相处,共生共享。
2、倡导女娲精神,运用女娲文明智慧,在元宇宙里创新基本规则的制定、引导大家遵守。遵循宇宙本元,维护元宇宙里的正气,能量导引,实现未来元宇宙里的和平发展。
五、本着经世致用、重在践行,回归当下,在“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女娲后裔、龙凤传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1、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断代的国家,肩负天地人大道真理的传承,宇宙自然法则的释读,二十一世纪文明的引领,是全人类的希望所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几乎所有世界名校推荐的第一必读经典《理想国》,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乌托邦的历史。无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最终都不归属某一个民族国家垄断,不分中学、西学,应该是人类共享的。
2、世界未来的发展,人类和平发展的理念重要的是要建立在每个人的心里,要从思想观念入手,用文化大交流,逐步形成世界各国人都相对认可的地球村民共同价值观、地球村规。当代的女娲补天,要补的是人心中的一片天,隐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黑洞,贪婪、自私的欲望黑洞,此黑洞如不用文明的宇宙高维能量补上,将会将人类引入黑暗毁灭。
十七年来,本人也积极倡议在中国创办首届世界文化领域“奥运会”(简称文奥会,指文化奥妙之大汇集,后期调整为更加合适的名称。已是连续六年的全国两会提案项目,百度百科:世界文化领域奥运会),史无前例创造性的为全球范围、世界各国的文化大交流、文明大互鉴、文明共生共享设置了一个永续发展的内核机制。以“更真更善更美、更人文更文明更崇高”的世界文奥大会的评奖方向,推崇文化领域的“奥运冠军”,极大引导社会大众崇文尚德,打造一个以全世界文化大交流为主题的全球性话语平台,日常将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高规格全球性文化交流活动。
同时推进国家制定世界首部“文化消费安全法”的具体进展,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设立底线、促进行业领域的良性发展,推进世界文化行业领域标准的制定。文化奥运会此活动也暗合起源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希腊雅典的体育奥运会与发起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长安的世界文化领域“奥运会”(暨世界文明互鉴共享大会)的交相呼应,必将成为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标志性历史大事件。用文化文明的力量极大地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催生着各种新矛盾、新困难、新挑战、新机遇,彼此关联、互相交织,国有界而心无极,国与国之间其实从来都互联互通;国之交,在于民之亲,民之亲,缘于常来往。在元宇宙大潮来临之际,可以考虑用全球关注的元宇宙项目为载体,在元宇宙里用中国人的智慧,用女娲创新思维创造一个“更真更善更美更文明的元宇宙”,为元宇宙里的每个数字人铸魂立德,为全球未来的发展做标杆样板示范,经世致用、贵在践行,解始祖女娲之忧、行女娲之愿,做一个合格的女娲后裔传承人。(张博写于2022、4、2日)
作者简介
张博: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化奥运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世界华人汉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全国《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文献编委会特邀常务编委等职务。
本人二十多年专注女娲高维创新学、人类文明学研究,是创新领域的世界级专家。是世界文化领域“奥运会”理论创始人(百度:世界文化领域奥运会),“母亲书院”全球品牌创始人等;本人原创成果获全国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三次,成果已被纳入中央党校出版《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大型文献史册;数项成果于2017、2018年连续入选,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的《不忘初心,来自两会的声音》“全国两会”提案精选的重要文献;2017年5月新华社内参曾专题推荐本人的重大原创成果;十余项重大创新成果,获全国两会提案推进。本人也是风陵渡女娲文化园发起创始人,(戊戌年)始祖女娲陵重建大典发起主持人。
其它兼任社会职务: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唐皇城复兴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科院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研究员、全球客家组织高级顾问、世界文明促进联合会发起人等。
推荐阅读
-
邮政信用卡管理中心电话(邮政信用卡管理中心电话是多少)
2023-04-20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
-
铁矿石期货炒单(铁矿石期货交易手册)
2023-04-20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
-
深圳社保新规挂靠
2023-04-20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
-
沈阳的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沈阳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网站)
2023-04-20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
-
淄博新联化物流有限公司(新联化工有限公司)
2023-04-20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
-
股票dma的牛公式(股票dma指标详解)
2023-04-20
3、说到人类文明起源,中华儿女要有文化自信,依据本人多年研究推测,关于中华始祖女娲的起源地、文明发祥地(甚至人类的起源地...